猪苓栽培技术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9
作者
王丽娥 [1 ]
李利军 [2 ]
马齐 [1 ]
殷书学 [3 ]
机构
[1] 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
[2]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3] 陕西省留坝县真菌研究所
关键词
猪苓; 栽培方法; 发展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3 [菌类];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正>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干燥的菌核是常用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云南和东北的长白山区[1]。化学成分主要有麦角甾醇、α-羟基-24碳酸、生物素、蛋白质、糖类等。具有利尿渗湿之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症[2],其中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猪苓菌种的栽培方法 [J].
张立臣 ;
张国荣 .
人参研究, 2006, (03) :40-40
[2]   长白山区猪苓半人工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J].
许广波 ;
傅伟杰 ;
李如亮 ;
孟令君 ;
赵旭奎 ;
万丽红 .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4, (04) :241-244
[3]   猪苓栽培技术 [J].
雷兆德 .
食用菌, 2004, (02) :38-38
[4]   猪苓栽培新技术 [J].
关良洲 .
食用菌, 2004, (01) :42-42
[5]   秦岭高海拔地区猪苓人工栽培技术 [J].
张世荣 .
食用菌, 2003, (06) :33-33
[6]   秦巴山区野生与栽培猪苓菌核主要成分的测定 [J].
陈文强 ;
邓百万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2003, (06) :96-98
[7]   猪苓菌核的营养来源及其与蜜环菌的关系 [J].
郭顺星 ;
徐锦堂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2, (08) :576-580+647
[8]  
李庆典主编.药用真菌高效生产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9]  
吴连举主编.无公害天麻标准化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0]  
王贺祥主编.食用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