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女不同骨骼部位的骨丢失及其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评价

被引:15
作者
伍贤平
廖二元
黄干
邓小戈
王闻博
机构
[1]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研究所
关键词
骨密度,骨质疏松.绝经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评价老年妇女随增龄骨骼各部位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症(OP)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扇形束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361例老年妇女腰椎正侧位、股骨和桡骨的骨密度。结果60~64岁组各部位骨量比峰值骨量平均减少(28.3±7.4)%,Ward's区和腰椎侧位中间区减少最多(分别减少44.7%和35.9%),桡骨远端中段和股骨颈骨丢失率最少(分别丢失20.6%和21.6%)。70岁以前的老年妇女腰椎侧位是诊断OP的敏感部位,随年龄增长股骨和桡骨的OP检出率迅速增高。结论老年妇女不同骨骼部位骨丢失方式和丢失率存在明显差别。测量的部位不同OP检出率不同,随年龄增长OP检出率也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