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40
作者
孙学军
刘买利
叶朝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航海医学教研室,上海,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BOLD效应; 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主要综述fMRI产生的历史、成像原理、成像技术和方法、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将来研究发展的方向等。fMRI产生于MRI技术广泛应用的 2 0世纪 90年代 ,主要受快速成像技术的影响 ,从有创走向无创 ,从而受到神经、认知和心理科学领域的极大关注。fMRI原理是根据神经元兴奋后局部氧耗与血流增幅不一致 ,用BOLD效应机制成像 ,间接显示神经元活动。成像主要采用平面回波成像 (EPI)和快速小角度激发 (FLASH)技术 ,二者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上各有优劣。最近几年来 ,fMRI技术对脑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估计将在这一领域继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将来fMRI可能主要在BOLD效应的生理过程、临床应用以及高场磁体的应用等领域进一步展开。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MR-Eyetracker: a new method for eye movement recording i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 . H. Kimmig,M. W. Greenlee,F. Huethe,T. Mergner.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