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积极社会科学的价值意义
被引:7
作者
:
任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任俊
叶浩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叶浩生
机构
: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来源
:
社会科学
|
2004年
/ 11期
关键词
:
积极;
积极社会科学;
消极社会科学;
积极体验;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社会科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发展人的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不可能离开人和人的活动。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它的作用,并不一定是被那些具有进步思想的社会学家们所采用,或在一种政治变革的背景中为人们所利用,它主要是由它自身的固有本质所决定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社会科学过分关注了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缺点或问题,把其功能定位于单一的修补或矫正上,这就使得社会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病理学的特征,从而使社会科学偏离了其应有的本体价值。积极社会科学致力于研究人和社会的积极力量,它既是我国当代社会科学价值意义的一种回归,更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对社会科学的一种深刻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道德领域中的教育.[M].(美)拉瑞·P.纳希(LarryP.Nucci)著;刘春琼;解光夫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
心智无极限.[M].朱新秤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
科学的规范.[M].[英]卡尔·皮尔逊 著;李醒民 译;赵玉芝 责任编辑.华夏出版社.1999,
←
1
→
共 3 条
[1]
道德领域中的教育.[M].(美)拉瑞·P.纳希(LarryP.Nucci)著;刘春琼;解光夫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
心智无极限.[M].朱新秤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
科学的规范.[M].[英]卡尔·皮尔逊 著;李醒民 译;赵玉芝 责任编辑.华夏出版社.199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