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和心脏重塑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缪丽燕
蒋文平
机构
[1]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
关键词
缬沙坦;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为研究对象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AT1阻滞剂缬沙坦的降压作用和对血液及组织AngⅡ浓度的影响 ,探讨左室重塑与心肌AngⅡ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雄性 15周龄SHR分两组(n=6) ,缬沙坦 3 0mg·kg-1·d-1,对照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用高压液相放免法 (HPLC RIA)测定治疗 4周前后SHR血液、肾脏、心脏和动脉壁中AngⅡ浓度。结果 治疗组血压由 (2 0 5 0±10 7)mmHg下降到 (15 0 0±6 8)mmHg(P <0 .0 1) ,左室重量/体重由 (2 64 3±17 1)mg/ 10 0g下降到(2 0 8 2±13 9)mg/ 10 0g(P <0 .0 1) ,左室心肌和动脉壁的AngⅡ水平相应降低(P <0 .0 1) ,但血液和肾脏中AngⅡ水平上升 (P <0 .0 1)。结论 缬沙坦抑制左室重塑与在AT1受体水平上阻滞AngⅡ和降低心肌组织AngⅡ含量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依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J].
党爱民 ;
郑德裕 ;
金律 ;
孙瑞成 ;
张会东 .
中国循环杂志, 1996, (01)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