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作用的AFM观察

被引:7
作者
刘洁生 [1 ]
彭喜春 [2 ]
杨维东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2]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溶血毒素; 原子力显微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溶血性毒素是有毒藻类分泌较多的一类毒素,具有溶血活性。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的溶血现象。结果显示,经毒素处理后的兔血红细胞边缘凹凸不平,只剩下一小部分残骸。该毒素可能由于其双亲性质与血红细胞膜表面的膜脂连接,产生脂溶效应,使细胞膜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J].
谭毅 ;
王贵学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4, (01) :160-163
[2]   一种棕囊藻的形态特征与毒素分析 [J].
何家菀 ;
施之新 ;
张银华 ;
刘永定 ;
江天久 ;
尹伊伟 ;
齐雨藻 .
海洋与湖沼, 1999, (02) :172-179
[3]   小定鞭藻毒素的分离与鉴定 [J].
何家菀,陈明惠,何振荣 .
水生生物学报, 1996, (01) :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