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调节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

被引:6
作者
韩雪梅
夏宝林
李科全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社康管理中心
关键词
针刺调节; 缺血性中风; 血脂水平; 血液流变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缺血性中风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调节,考察两组治疗对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前后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调节可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1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针刺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干预效果的超声评价 [J].
胡海 ;
李青 ;
刘金玲 .
甘肃中医, 2011, 24 (06) :48-50
[2]   全经针刺法对恢复期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J].
唐曦 ;
刘小卫 ;
殷坚 ;
周国平 .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7) :102-105
[3]  
针刺调节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J]. 周钰,黄海霞,牛相来,宋晓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03)
[4]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 [J].
朱庆 ;
倪光夏 .
针灸临床杂志, 2010, 26 (01) :61-63
[5]   针刺对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信号转导的影响 [J].
罗文舒 ;
杨卓欣 ;
于海波 .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19) :84-85
[6]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J].
胡万华 ;
陈炳 ;
张志强 ;
曾耀明 ;
奚经巧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7, (04) :209-211
[7]   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J].
陈文 ;
顾红卫 ;
马维平 ;
李启珊 ;
喻强 ;
刘兴勤 ;
刘世红 ;
李文华 ;
刘惠玲 ;
戴美堂 .
中国针灸, 2006, (12) :851-853
[8]   针刺留针时间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J].
何扬子 ;
韩冰 ;
林秀华 ;
王丽娜 ;
陈卓铭 ;
胡静 ;
李静铭 ;
彭菊秀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6, (02) :26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