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针叶混交林的光能利用效率

被引:8
作者
任海,彭少麟,余作岳,蔡锡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辐射能,生物量,热值,总初级生产力,针叶混交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4.1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鹤山以马尾松和湿地松为主的针叶植物混交林的辐射能、光合呼吸作用与初级生产力、生物量与器官热值等综合研究,并与同地点同龄的豆科植物混交林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全年抵达该群落林冠上层的总太阳辐射能为4225.9MJ·m(-2)·a(-1),林冠反射了567.6MJ·m(-2)·a(-1),截获了1876.1MJ·m(-2)·a(-1),仅有1792.2MJ·m(-2)·a(-1)的太阳辐射能透过林冠层;群落现存的总能量为132.0MJ·m(-2)·a(-1),每平均净固定能量为11.8MJ·m(-2)·a(-1);群落各树种在各器官上的能量分配中,干材积累能量占总现存能量的57.8%,枝条18.8%,叶14.9%,根系8.5%;群落冠层截获的1876.1MJ·m(-2)·a(-1)能量中有40.10MJ·m(-2)·a(-1)用于光合作用,这其中又仅有13.66MJ·m(-2)·a(-1)能量用于净初级生产力,其光能利用效率约为0.32%,虽然同站的同龄豆科植物混交林的冠层结构、净初级生产力和光能截获率均好于该针叶混交林的相应值,但由于豆科植物混交林快速生长时期短,而这些针叶树种耐贫瘠且生长稳定,也是较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