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安全与经济关联的视角

被引:32
作者
刘丰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东亚秩序; 安全—经济关联; 合成的结构现实主义; 均势; 霸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亚地区秩序研究的传统观点是将安全领域和经济领域割裂开来,忽视了地区秩序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通过结合安全和经济两个基本领域以及均势和霸权两种地区格局,作者提出了一个合成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框架,对国际和地区体系转型的路径提供了更为精致的论述。根据互动领域(安全/经济)和体系状态(均势/霸权)两个维度划分,无论是全球还是地区层次,国际体系都可以被区分为完全均势、部分均势、完全霸权和部分霸权四种基本形态。国际体系转型是在这四种模式之间或短暂或漫长的交替转换,而不是简单地从一个均势发展到另一个均势,或者从一个霸权转移到又一个霸权。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体系经历了从完全霸权到部分霸权的发展,目前呈现出向完全均势过渡的态势,但体系转型进程及其最终形态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东亚地区体系转型的前景主要取决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动以及地区内各国的战略调整与关系组合,尤其是各方如何在变动中寻求实力分配与利益分配之间的重新匹配。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55+156 +156-157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国际利益格局调整与国际秩序转型 [J].
刘丰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 32 (05) :46-62
[2]   东亚国家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一种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解释 [J].
刘丰 ;
陈志瑞 .
当代亚太, 2015, (04) :4-25+157
[3]   等级视角下的美国单极体系走向 [J].
孙学峰 ;
刘若楠 ;
欧阳筱萌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 32 (02) :80-103
[4]   战略竞争时代的新型中美关系 [J].
李巍 ;
张哲馨 .
国际政治科学, 2015, (01) :25-53
[5]   地区等级体系衰落的路径分析 [J].
刘若楠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12) :118-136
[6]   霸权的印象管理——地位信号、地位困境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J].
蒲晓宇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09) :34-49+156
[7]   国际体系、国际秩序与国家的战略选择 [J].
秦亚青 .
现代国际关系, 2014, (07) :13-15
[8]   如何认识国际秩序(体系)及其转型? [J].
林利民 .
现代国际关系, 2014, (07) :42-43
[9]   中美战略妥协与东亚安全秩序构建 [J].
韦宗友 .
国际观察 , 2014, (04) :43-56
[10]   美国的朝贡体系 [J].
邝云峰 ;
刘若楠 .
国际政治科学, 2013, (04) :36-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