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成油研究历史和我国煤成油田勘探方向

被引:6
作者
胡社荣
宋丽君
张喜臣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关键词
煤成油,勘探,科学研究,历史,现状,湖平面变化旋回层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煤成油早期研究始于18世纪的俄罗斯学者罗蒙诺索夫。之后西方学者Rogers、Bertrand等先后发表过有关论述。近代我国煤成油研究可能始于1933年王竹泉、林文英、谢家荣等分别考察鄂尔多斯盆地和浙江长兴地区。5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陆续在含煤岩系探获石油。80年代后,对煤成油的研究和认识获得较大的进展,形成了含煤岩系内能够形成油田的共识。我国一批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在煤生油显微组分、模拟实验、有机地化、成烃模式、煤沼演化与煤成油田形成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创见性的认识,将我国煤成油研究推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含煤岩系内形成油田的主要贡献者是煤层还是泥岩?在低成熟条件下能否形成煤成油田?对此类争议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展开深入的讨论,煤成油研究才可能进一步发展。参19(梁大新摘)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西北侏罗系煤成油研究中的煤田地质学方法 [J].
胡社荣 ;
侯慧敏 ;
吴因业 ;
罗平 .
石油学报, 1997, (04) :14-18
[2]   含煤盆地前期煤成油勘探的地质评价指标 [J].
胡社荣 ;
吴因业 .
新疆石油地质, 1997, (03) :217-220+192
[3]   中国侏罗系煤成油若干问题 [J].
胡社荣 ;
方家虎 ;
侯慧敏 ;
潘响亮 ;
陈忠凯 .
地质论评, 1997, (02) :155-161
[4]   西北侏罗系煤成油藏形成的有利环境是水进序列的含煤建造 [J].
胡社荣 ;
吴因业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5) :558-558
[5]   从澳大利亚煤成烃条件探讨准噶尔盆地煤成烃问题 [J].
王屿涛 .
新疆石油地质, 1994, (02) :136-142
[6]  
新疆准噶尔侏罗系煤成油[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金奎励, 1997
[7]  
石油形成和分布[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法)蒂 索(Tissot,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