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语的新兼语式——兼论结果补语的起源

被引:14
作者
梁银峰
机构
[1] 广州市中山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先秦汉语; 新兼语式; 准动补结构; 使成式结果补语; 非使成式结果补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1 [古代语法(文言语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先秦汉语语料出发,通过大量例子证实新兼语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本文还论述了与之密切相关的结果补语的起源问题,提出了"准动补结构"的概念,并认为它是使成式结果补语的前身。本文还论证了非使成式结果补语的产生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63+384 +38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文言实词.[M].李佐丰著;.语文出版社.1994,
[2]  
古语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杨伯峻;何乐士著;.语文出版社.1992,
[3]  
周易全译.[M].徐子宏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4]  
春秋左传注.[M].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90,
[5]  
今古文尚书全译.[M].江灏;钱宗武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6]  
睡虎地秦墓竹简.[M].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1990,
[7]  
汉语语法史.[M].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9,
[8]  
银雀山汉墓竹简.[M].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1985,
[9]  
诗经全译.[M].袁愈荌 译;唐莫尧 注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10]   汉语结果补语式的起源再探讨 [J].
宋绍年 .
古汉语研究, 1994, (02)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