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部分奥运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3
作者
陶于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关键词
奥运; 优势项目; 江苏、浙江、上海; 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D O I
10.15942/j.jcsu.2005.03.013
中图分类号
G8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个案例证分析和访谈等方法,对江、浙、沪部分奥运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指出江、浙、沪优秀运动队吸收奥运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人数过少和经济与文化不断发达的背后,社会赋予人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导致“学、训”矛盾加剧等问题,是影响江、浙、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的主要问题之一。建议经济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采用和推广“走训”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62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澳大利亚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制调查研究 [J].
王庆伟 ;
许广树 ;
李贵成 .
体育科学, 2004, (01) :17-19
[2]   中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初探 [J].
潘前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3) :23-25
[3]   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J].
杨再淮 ;
俞继英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1) :1-4
[4]   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改革路径 [J].
马志和 ;
朱剑华 ;
钱伟良 ;
不详 .
中国体育科技 , 2002, (08) :42-44
[5]   浅析江苏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J].
姚建平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7-19
[6]   对我国承担2004年奥运会击剑比赛后备人才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J].
赵传杰 ;
崔一宁 ;
王健 .
体育科研, 2002, (02) :15-17+49
[7]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 [J].
李红艳 ;
黄善球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1) :21-23+27
[8]   对游泳训练体制及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
马吉光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1) :56-58+63
[9]   关于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调查研究 [J].
凌平 ;
王志刚 ;
庄晓鹏 ;
金开云 .
浙江体育科学, 1998, (04)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