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方法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段然 [1 ]
汤月丰 [2 ]
王亚男 [1 ]
王伟政 [2 ]
白玲玉 [1 ]
吴翠霞 [1 ]
文炯 [2 ]
曾希柏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水稻; 控释肥; 侧条施肥; 氮肥利用率; 氮流失; 面源损失率; 洞庭湖;
D O I
10.13930/j.cnki.cjea.170420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保障粮食安全,减少稻田生态系统氮肥投入,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氮素流失成为重要的农业和环境措施。本研究在位于湖南岳阳的农业部岳阳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开展为期1年的早稻、晚稻田间试验,比较了不施肥(T1)、尿素常规施肥(T2,施N 280 kg·hm-2、P2O5 165 kg·hm-2、K2O 120 kg·hm-2)、控释肥常规施用(T3,施N 230 kg·hm-2、P2O5 165 kg·hm-2、K2O 120 kg·hm-2)、高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4,施N 230 kg·hm-2、P2O5 138 kg·hm-2、K2O 120 kg·hm-2)、中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5,施N 180 kg·hm-2、P2O5 123 kg·hm-2、K2O 120kg·hm-2)及低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6,施N 140 kg·hm-2、P2O5 123 kg·hm-2、K2O 120 kg·hm-2)下氮肥的养分利用率、作物产量及氮素流失情况,以期为稻田氮素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侧条施用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减少面源流失。1)在减少稻田秧苗数量和氮肥施用量的条件下,T4处理的水稻早晚稻产量分别比T2处理增加13.17%和4.72%,与T3处理相比亦分别增加7.27%和1.74%;2)侧条施肥处理有效降低了稻田氮素流失量,年氮流失量为0.466~0.673 kg×hm-2,比常规施肥处理降低地表径流氮流失量3.54%29.36%;3)侧条施肥有效提高了氮肥利用率,T4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是T2、T3处理的1.70倍和1.22倍。因此,采用合适的施肥方式、配施适量控释氮肥可获得较高的产值和收益。高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4)是本研究区域最佳的施肥模式,对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15 / 18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缓释肥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刘汝亮 ;
李友宏 ;
王芳 ;
赵天成 ;
陈晨 ;
洪瑜 ;
周丽娜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31 (01) :45-49
[2]   根区施肥——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和减少面源污染的关键和必需措施 [J].
王火焰 ;
周健民 .
土壤, 2013, 45 (05) :785-790
[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湘北早晚稻作用特点的研究 [J].
向秀媛 ;
刘强 ;
荣湘民 ;
谢桂先 ;
彭建伟 ;
周虎 .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07) :59-62
[4]   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J].
张爱平 ;
刘汝亮 ;
杨世琦 ;
张晴雯 ;
李友宏 ;
杨正礼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3) :555-562
[5]   洞庭湖红壤坡地玉米生态拦截技术对产量和径流氮磷的影响 [J].
李恩尧 ;
邱亚群 ;
彭佩钦 ;
侯红波 ;
李裕元 ;
任可爱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09) :137-142
[6]   控释肥及硫膜对土壤性质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郑磊 ;
张民 ;
杨越超 ;
齐英杰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2) :193-197
[7]  
我国化肥施用现状及趋势[J]. 张智峰,张卫峰.磷肥与复肥. 2008(06)
[8]   中国土壤氮素研究 [J].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2008, (05) :778-783
[9]   稻田土壤上控释氮肥的氮素利用率与硝态氮的淋溶损失 [J].
纪雄辉 ;
郑圣先 ;
聂军 ;
戴平安 ;
郑颖俊 .
土壤通报, 2007, (03) :467-471
[10]   地表管理与施肥方式对太湖流域旱地氮素流失的影响 [J].
段亮 ;
段增强 ;
常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81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