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是研究证候实质和方剂原理的重要技术平台

被引:20
作者
李运伦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证候实质; 方剂作用机制;
D O I
10.16294/j.cnki.1007-659x.2008.03.025
中图分类号
R289 [方剂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4 ;
摘要
代谢组学由于其从代谢网络终端表象的整体角度反映生物体的功能状态,包含了生物系统生理表型直接的、全面的生物标记物信息,与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相吻合,是正确理解机体生理、病理和方剂作用机制的关键。代谢组学分析的是生物体受外部刺激或基因修饰后所产生的全部代谢产物,代谢组学技术和策略为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带来了希望,为深刻系统理解方剂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契机和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8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因表达谱芯片与中医寒证的7类相关基因 [J].
王米渠 ;
冯韧 ;
严石林 ;
王刚 ;
李珉 ;
吴斌 ;
丁维俊 ;
林乔 ;
刘绍唐 ;
张义正 ;
许锦文 .
中医杂志, 2003, (04) :288-289
[2]   代谢组学及其应用 [J].
杨军 ;
宋硕林 ;
Jose Castro Perez ;
Robert S.Plumb ;
许国旺 .
生物工程学报, 2005, (01) :1-5
[3]   代谢物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J].
吴泽明 ;
孙晖 ;
吕海涛 ;
孙文军 ;
王喜军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02) :99-103
[4]   代谢组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徐旻 ;
林东海 ;
刘昌孝 .
药学学报, 2005, (09) :769-774
[5]   代谢组学研究中数据处理新方法的应用 [J].
李晶 ;
吴晓健 ;
刘昌孝 ;
元英进 .
药学学报, 2006, (01) :47-53
[6]   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J].
李萍 ;
齐炼文 ;
闻晓东 ;
盛亮洪 .
中国天然药物, 2007, (01) :1-9
[7]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J].
贾伟 ;
蒋健 ;
刘平 ;
赵立平 ;
陈闽军 ;
周明眉 ;
杨丽萍 ;
王米渠 ;
邱明丰 ;
张永煜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08) :62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