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形状因子的钵体秧盘播种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12
作者
王安 [1 ]
丁晓迪 [1 ]
马旭 [2 ]
陈颖佳 [3 ]
周海波 [3 ,4 ]
机构
[1] 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3]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 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精密播种; 钵体秧盘; 质量检测; 图像处理与识别; 形状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1.41 []; S223.2 [播种机];
学科分类号
080203 ; 0828 ;
摘要
为实现超级稻育秧播种过程按"穴粒数"播补种的思路,需要对播种钵体秧盘上每个穴位的种子数进行精确检测。传统的单一面积法和平均灰度值法虽然简单,但检测精度较低,无法准确识别每个穴位种子粒数,最终影响播种质量。考虑到种子单个连通区域的形状参数与粒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形状因子的钵体秧盘播种质量检测方法。首先采用RGB加权法对彩色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Otsu分割阈值算法进行二值化,形态学算法进行去噪;再利用掩膜定位技术提取出秧盘中每个穴位内的种子图像并进行连通域检测,测量单个连通域的面积、周长、最小外接多边形面积等参数,计算出改进后的形状因子,结合单连通域面积大小,完成单个连通域种子0粒(含杂质)、1粒、2粒、3粒、4粒及以上情况的检测,并通过累加实现穴粒数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单个连通域内种子数在0~3粒时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4粒以上种子的识别率达到90%;穴粒数的平均检测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每幅图像平均处理时间为0.518 s,满足在线检测的需求,为后续播补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8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机器视觉和BP神经网络的超级杂交稻穴播量检测 [J].
谭穗妍 ;
马旭 ;
吴露露 ;
李泽华 ;
梁仲维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21) :201-208
[2]   粳稻穴播排种器直线型搅种装置设计及排种精度试验 [J].
张国忠 ;
臧英 ;
罗锡文 ;
王在满 ;
李兆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7) :1-9
[3]   双季稻区杂交稻机插秧低播量精密育秧试验 [J].
李泽华 ;
马旭 ;
谢俊锋 ;
陈国锐 ;
郑志雄 ;
谭永炘 ;
黄益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6) :17-27
[4]   气吸式水稻育秧整盘播种机吸孔流场模拟与播种试验 [J].
王永维 ;
曹林 ;
王俊 ;
程绍明 ;
王建 .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 (04) :96-102
[5]   基于机器视觉的多个玉米籽粒胚部特征检测 [J].
程洪 ;
史智兴 ;
尹辉娟 ;
冯娟 ;
李亚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9) :145-151
[6]   水稻直播机设计与试验 [J].
梁宝忠 ;
赵永亮 ;
赵金英 ;
朱孔欣 .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S1) (S1) :63-66
[7]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水稻钵盘精量播种装置投种过程分析(英文) [J].
陶桂香 ;
衣淑娟 ;
汪春 ;
毛欣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S2) (S2) :197-201
[8]   颗粒形混合农产品的图像检测与分类 [J].
刘光蓉 ;
周红 ;
管庶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1) :344-348
[9]   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 [J].
李世武 ;
陈志 ;
杨敏丽 .
中国农机化, 2011, (04) :10-13+17
[10]   水稻芽种窝眼窄缝式气吸滚筒排种器流场模拟与试验 [J].
左彦军 ;
马旭 ;
玉大略 ;
廖醒龙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02) :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