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能力匮乏与协商民主中的政治贫困

被引:6
作者
吴春梅
翟军亮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
关键词
政治贫困; 可行能力; 协商民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能力平等是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协商民主价值的实现程度与参与主体的可行能力密切相关。政治贫困群体在协商民主活动中由于在争取和利用公共协商机会的能力、有效利用资源并转化为行动的能力、言说和沟通等协商能力的匮乏,易导致公开排斥和政治包容现象,成为"永远的少数"。需要通过基于法定渠道和社会支持的赋权、可行能力路径下政治贫困群体公共服务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协商民主机制的完善等措施进行补救。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贫困及补救 [J].
赵春丽 .
唯实, 2008, (04) :89-93
[12]   论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及社会条件——兼论中国协商民主的进路 [J].
铁锴 ;
王振亚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80-85
[13]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 [J].
陈剩勇 .
浙江社会科学, 2005, (01) :26-30
[14]   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J].
王中汝 .
科学社会主义, 2004, (05)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