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的风化损伤属性与缩小防护煤柱开采机制研究

被引:9
作者
宣以琼
武强
杨本水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系 北京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系
[3] 安徽合肥
[4] 北京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风化损伤; 覆岩破坏; 演化特征; 资源回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23.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大量试验数据、现场测试资料和大规模缩小防护煤柱开采工程实践为依据,研究隐伏煤田基岩风化带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岩石风化损伤后具有强度降低,塑变能力增强;多趋泥化,裂隙易于弥合,再生隔水能力显著增强,亲水能力强等变异特征以及工程地质特性。重点论述风化带内煤层开采具有移动快、变形大、回缩快和下沉大等覆岩破坏移动演化新特征,获得以泥质岩类为主的风化带岩层受开采扰动的影响,具有阻隔底含水下渗和抑制导水裂隙带继续发展的双重作用和煤岩柱厚度与风化程度是影响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主导因素等新的认识。同时,阐述了缩小防护煤柱开采的机制,系统地提出了采空区滞后控水、煤水分流、加大开采高度、物探预测和地质弱面预先加固等一系列确保安全的关键技术保障措施。对类似矿井浅部资源的回收与安全开采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911 / 19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风氧化带内煤层安全开采关键技术的研究 [J].
杨本水 ;
段文进 .
煤炭学报, 2003, (06) :608-612
[2]   任楼煤矿覆岩破坏移动规律的试验研究 [J].
宣以琼 ;
杨本水 ;
孔一繁 ;
梁广龄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3, (03) :77-80
[3]   中等含水层下留设防砂煤柱开采的试验与研究 [J].
杨本水 ;
王从书 ;
阎昌银 .
煤炭学报, 2002, (04) :342-346
[4]   风氧化带工作面开采管理方法 [J].
郭金胜 ;
卓永健 ;
王传团 .
山东煤炭科技, 2000, (01) :5-6
[5]   缓倾斜厚煤层风氧化带的开采研究 [J].
张智慧 ;
杨明选 ;
付东明 .
山东煤炭科技, 1999, (01) :60-61
[6]   巨厚含水砂层下顶水综放开采试验 [J].
康永华 ;
孔凡铭 .
煤炭科学技术, 1998, (09) :36-39
[7]   覆岩破坏规律的综合研究技术体系 [J].
康永华 ;
孔凡铭 ;
孙凯 .
煤炭科学技术, 1997, (11) :40-43
[8]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