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坡位沙棘光合日变化及其主要环境因子

被引:83
作者
靳甜甜 [1 ,2 ]
傅伯杰 [1 ]
刘国华 [1 ]
胡婵娟 [1 ,2 ]
苏常红 [1 ,2 ]
刘宇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通径分析; 沙棘; 光合日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6 [沙棘];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沙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被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造林活动中。为探明不同坡位沙棘光合特征及影响沙棘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沙棘生长旺盛期分坡位测定光合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进程,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环境因子对沙棘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①各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光合有效辐射是空气温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而空气温度变化引起的空气密度变化对空气相对湿度和CO2浓度有显著影响。在上、中和下坡位环境变化可以分别解释85.6%、86.0%和55.22%净光合速率的变异。②下坡位沙棘净光合速率最小,日均值为9.38μmol.m-.2s-1,上、中坡位分别为14.22μmol.m-.2s-1,15.94μmol.m-.2s-1。③10:00之前中上坡位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坡位,但3坡位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无明显差异。④上坡位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中坡位光合有效辐射仍为主要环境因子,此外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也有一定影响,为主要限制因子;下坡位影响沙棘光合速率主导因素为光合有效辐射。⑤沙棘在10:00之前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湿度较高而空气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作为阳生物种,沙棘需要足够的光照维持生长,而以往研究表明适度水分胁迫可以提高沙棘光合过程中对水的利用效率。所选流域年降水量535mm,中上坡位水分胁迫并非十分严重。因此,种植于中上坡位的沙棘即可接受足够光照(特别是10:00以前的光照)进行光合保证生长速率,又能在光合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符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783 / 17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中国沙棘雌雄株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特征 [J].
高丽 ;
杨劼 ;
刘瑞香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6025-6034
[2]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沙棘生长对土壤水分及养分影响 [J].
卢建利 ;
陈云明 ;
张亚莉 ;
李卓 ;
徐敬华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3) :137-140+145
[3]   沙棘乳酸饮料的研制 [J].
顾英 ;
王搏 ;
王玉田 .
食品科技, 2008, (05) :103-105
[4]   沙棘油的综合利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J].
聂斌英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 (05) :190-192
[5]   沙棘茎的形态解剖特征与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J].
李晓燕 ;
王林和 ;
李连国 ;
刘艳 ;
李巧玲 ;
赵灵芝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3) :188-191
[6]   蒙古沙棘亚种和中国沙棘亚种良种及其杂种1代ISSR分析 [J].
刘瑞香 ;
杨劼 ;
金争平 ;
卢顺光 ;
温秀凤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12) :146-150
[7]   水分胁迫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蒸腾作用影响的比较 [J].
郭卫华 ;
李波 ;
张新时 ;
王仁卿 .
生态学报, 2007, (10) :4132-4140
[8]   内蒙古西部地区沙棘光合与蒸腾特性研究 [J].
张玮 ;
李晓燕 ;
李连国 ;
赵灵芝 .
华北农学报, 2007, (03) :97-100
[9]   冠层部位和叶龄对红松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 [J].
霍宏 ;
王传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6) :1181-1186
[10]   沙棘叶片光合速率与其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研究 [J].
宋于洋 ;
塔依尔 ;
王炳举 ;
蔡永革 ;
周源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1)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