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演替进程中群落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65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恢复演替; 草地; 群落; 空间格局;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4.0036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处于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群落的取样调查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进程中群落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运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 χ2 拟合检验等 7项指标 ,对群落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大多数物种的空间分布呈显著的聚集分布。在演替进程中种群格局强度的变化和群落总体聚集程度的变化与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相对应 ,较高的聚集程度是种群分布斑块化和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的反映 ,随着演替进展 ,优势种的种群数量扩展 ,但种群分布的聚集强度下降 ,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降低。在 7种测定分布格局的指标中 ,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和聚集强度是无量纲的指标 ,其大小不受种群大小的影响 ,其变化可以较好地指示格局强度本身的变化 ,并与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变化相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理论生态学研究.[M].张大勇等著;.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
[2]  
昆虫数学生态学.[M].丁岩钦著;.科学出版社.1994,
[3]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M].中国科学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编;.科学出版社.1989,
[4]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的成因、过程和防治对策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中国沙漠, 2000, (S1) :23-29
[5]   山西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J].
张峰 ;
上官铁梁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90-594
[6]   东灵山两个落叶阔叶林中辽东栎种群结构和动态 [J].
王巍 ;
刘灿然 ;
马克平 ;
于顺利 .
植物学报, 1999, (04) :85-92
[8]   武夷山木荷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J].
蔡飞 ;
宋永昌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7, (02) :43-53
[9]   人工樟子松-差不嗄蒿植被及其固沙作用 [J].
李进 .
生态学杂志, 1992, (03) :19-23+29
[10]   山西绵山植被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与种间联结的研究 [J].
上官铁梁 ;
张峰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8, (04) :35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