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我国6省市5类职业人群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21
作者:
庞静
[1
]
李英华
[1
]
杨宠
[1
]
刘敏
[2
]
聂雪琼
[1
]
陶茂萱
[1
]
机构:
[1]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2] 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亚健康;
职业人群;
状况;
影响因素;
D O I:
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11.11.008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职业人群亚健康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北京、河北、吉林、湖北、宁夏、甘肃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选取1~2个市(区),抽取公务员、教师、科技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和体力劳动者5类职业人群15 21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4 990份。在被调查人群中,有3977人(26.53%)被二级以上医院诊断为患有明确疾病,9876人(65.88%)为健康者,有1137人(7.59%)为亚健康者。根据亚健康判断标准,将明确被诊断为患者的人群予以排除,还有11 013名调查对象,亚健康的发生率为10.51%。不同职业人群亚健康的发生率不同,企业管理人员的亚健康发生率最低,为6.80%,然后依次为科技人员(6.96%)、公务员(7.71%)、体力劳动者(11.88%),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最高,为17.88%(P<0.01)。男性的亚健康发生率为9.74%,低于女性的10.90%(P<0.05)。高龄组亚健康发生率高于低龄组(P<0.01)。婚姻状况中,未婚者亚健康发生率为5.90%,明显低于其他婚姻状况者(P<0.01)。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者的亚健康发生率为13.59%,明显高于收入高的家庭(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教师职业为亚健康发生的危险因素;家庭人均收入为保护因素。结论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人群间,亚健康发生率不同。教师是亚健康的高危人群,应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亚健康干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803 / 806+812
+81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