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的自动加工和选择性注意对Stroop效应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纪桂萍
焦书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自动加工; 正常人; 聋哑人; Stroop; 交互作用; 聋哑学生; 选择性注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实验用正常人和聋哑人作被试进行比较,试图探讨语义的自动加工和选择性注意对Stroop效应的影响。将“红”“绿”“黄”“蓝”四个汉字中的每一个都用这四种颜色中的三种写成,然后按着事先排列好的顺序,分组呈现,并且在两种条件下分别要求被试延迟不同的时间进行反应,一种是刺激呈现前就告诉被试对“字”或“色”反应;另一种是刺激呈现后间隔不同的时间再向被试提出对“字”或“色”反应。实验结果发现,聋哑人和正常人在色—字干扰任务作业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语义的自动加工是一个普遍现象;而选择性注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被试的作业成绩,但颜色命名仍比字词反应困难;Stroop效应在延迟反应条件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说明Stroop效应与记忆过程有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A functional model to localize the conflict underlying the stroop phenomenon[J] . Wilhelm R. Glaser,Margrit O. Dolt.Psychological Research . 197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