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口中国蛤蜊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23
作者
王子臣
刘吉明
朱岸
李文姬
沈永忱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
[2] 丹东市水产研究所 大连水产学院海水养殖专业届毕业生
[3] 大连水产学院海水养殖专业届毕业生
关键词
中国蛤蜊; 初步研究; 雄性生殖腺; 水温; 初级卵母细胞; 鸭绿江口; 精子入卵; 雌性生殖腺; 胃含物; 后闭壳肌; 生物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中国蛤蜊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中国蛤蜊生活在水温-1.9—31.5℃、盐度8.6—34.8‰的浅海或潮间带,埋栖在2—7厘米深的泥砂中,移动性较强。成体以浮游硅藻类为主要食物。1、2龄时生长迅速;3 龄后生长缓慢。六月初软体部丰满,鲜出肉率为40.32%。中国蛤蜊雌雄异体,满1龄性成熟。繁殖期在五月下旬到九月间。五月下旬表层水温14—15℃时有少量产卵。性细胞分批成熟分批排放。卵子在胚胞期即能接受精子,并能进行正常的受精发育,可进行人工解剖授精。可用阴干、流水、升温等方法,诱导其产卵。胚胎发育适宜温度的下限在16℃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贝类学纲要.[M].张玺;齐钟彦著;.科学出版社.1961,
[2]  
青岛海滨习见无脊椎动物.[M].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无脊椎动物室全体青年编著;.科学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