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控氮对夏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王彩彩 [1 ]
陶洪斌 [1 ]
王璞 [1 ]
戴明宏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源库关系; 氮素利用;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0.05.025
中图分类号
S513.0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在79500株/hm2密度下研究了前期控氮对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喇叭口期施氮120kg/hm2的条件下,前期按30~60kg/hm2进行适度控氮,产量可达到10108.5~10170.0kg/hm2,氮肥利用率为32.78%~33.35%。前期适当控氮保证玉米苗期对氮素的需求,达到蹲苗的效果,控上促下,培育壮苗,提高根系的吸收和合成能力。前期适度控氮还可保持植株后期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增强根系吸氮能力,保证子粒有充足的碳氮来源,并促进干物质及氮素向子粒的运转,实现玉米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协同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氮肥类型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J].
易镇邪 ;
王璞 ;
陈平平 ;
屠乃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3) :472-478
[2]   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及分配比例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J].
丁民伟 ;
崔彦宏 ;
刘梦星 ;
崔国美 ;
杨利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6) :1-4
[3]   中国玉米产量潜力增进技术研究进展 [J].
张永科 ;
王立祥 ;
杨金慧 ;
梁德俊 ;
王秀林 ;
郗洛延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7) :267-269
[4]   氮肥追施量和比例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J].
田志刚 ;
刘志增 ;
田俊芹 ;
李林英 ;
曹治彦 ;
张耀辉 .
玉米科学, 2007, (03) :122-126
[5]   供氮时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移的影响 [J].
杨国航 ;
崔彦宏 ;
刘树欣 .
玉米科学, 2004, (S2) :104-106
[6]   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源库关系及产量的调控 [J].
薛吉全 ;
马国胜 ;
路海东 ;
崔鸣 ;
李运方 ;
刘厚群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6) :114-120
[7]   氮钾营养对春玉米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影响 [J].
金继运 ;
何萍 .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4) :57-64
[8]   玉米氮肥适宜追施期研究 [J].
耿玉翠 ;
范树仁 .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01) :19-21
[9]   玉米杂交种的氮农学效率及其构成因素剖析 [J].
米国华 ;
刘建安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S4) :97-104
[10]  
碳氮代谢对夏玉米穗粒数形成的影响机理[D]. 申丽霞.中国农业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