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被引:14
作者
吕敬堂 [1 ]
吕大明 [2 ]
刘海萍 [3 ]
机构
[1]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贵州省农业资源区划研究中心
[3] 贵州省种子管理总站
关键词
贵阳市;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态环境; 承载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1012 ; 0713 ;
摘要
贵阳市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在城市扩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水、土地、生态环境等资源将承受较大压力。文章从水资源总量、用水量及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角度分析了贵阳市水资源的承载力,计算出水资源承载力系数值:2015年为1.237,2020年为1.085,均大于1,处于合理的承载范围。采用人-粮关系模型计算出土地资源承载力为419.41万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为1.031 1,人口超载率为3.11%,土地资源处于临界超载状态。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192-2006)提供的方法,分析计算了贵阳市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最后计算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55,按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得出了贵阳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为"良"的结论,并提出了增强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分区研究 [J].
于忠华 ;
苏伟忠 ;
刘海滨 ;
陈爽 ;
卢宁川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2, (02) :56-61
[2]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乔盛 ;
白宏涛 ;
张稚妍 ;
朱坦 .
生态经济, 2011, (07) :33-37
[3]   雅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J].
周哲 ;
高淑桃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22 (06) :25-28
[4]   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J].
刘佳骏 ;
董锁成 ;
李泽红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2) :258-269
[5]   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J].
申更强 ;
查轩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0, 22 (04) :22-25+51
[6]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J].
方国华 ;
郭天翔 ;
黄显峰 .
海河水利, 2010, (04) :1-4
[7]   重庆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保护机制研究 [J].
黎莉莉 ;
胡晓群 ;
袁昌定 ;
罗荣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01) :27-32
[8]   生态建设与环境承载力研究 [J].
吉向新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0 (01) :19-21+26
[9]   河北省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 [J].
高太忠 ;
杨柳 ;
闫兰娜 ;
肖云川 .
金属矿山, 2010, (02) :137-140+162
[10]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王克忠; 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