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毛白杨抗锈性的关系
被引:30
作者:
樊自红
沈瑞祥
周仲铭
机构:
来源:
关键词:
苯丙氨酸解氨酶;
酶活性变化;
无性系;
叶锈病;
裂合酶;
无性繁殖系;
品系(育种);
褐锈病;
毛白杨;
抗锈性;
过氧化物酶;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89.02.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叶锈菌的侵染使寄主的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增加,且高感无性系的酶活性变化幅度较高抗无性系的大。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因抗、感无性系受侵染后显症时间的不同而有差异;但PAL酶活性高峰则不论抗、感病无性系,均在接种后第10天左右出现。侵染还可引起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使多数供试无性系有新酶带出现。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不能明确反映寄主的抗病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