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和郊区夏季降雨日变化特征及对排水设计的影响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晓婧 [1 ]
马京津 [2 ]
轩春怡 [3 ]
机构
[1] 山东省滨州市气象局
[2] 北京市观象台
[3] 北京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日变化; 设计暴雨; 暴雨强度;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5.06.031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TU992.02 [设计、制图、规范];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815 ;
摘要
分别选取观象台和密云站作为北京市城区及郊区代表站,应用两站1961—2013年逐分钟雨量观测资料,比较北京城区和郊区夏季降雨量、降雨频次及降雨强度的日变化特征,利用耿贝尔分布拟合的年最大值法推求城区和郊区暴雨强度公式,比较其空间适用性。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降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城市和郊区的夜雨比重均大于日雨,降雨量、频次、降雨强度午后至次日清晨为高值区;郊区夏季降雨总量、短历时降雨和降雨雨强均比城区偏大。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应用城区一站的降雨资料计算得出的公式在全市并不适用,在市政排水设计时应考虑城郊差异,采用不同的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203 / 12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Diurnal Variation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Beijing Area and the Possible Effect of Topography and Urbanization[J]. 殷水清,李维京,Jee-Hoon JEONG,郭文利.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4)
[2]   局地强对流天气分析中非常规探测资料应用 [J].
郑祚芳 ;
刘红燕 ;
张秀丽 .
气象科技, 2009, 37 (02) :243-247+264
[3]   城市化效应对上海短历时设计暴雨强度的影响 [J].
宁静 ;
李田 .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15) :51-54+57
[4]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Heavy Rainfall in Beijing Using Different Land-Use Data[J]. 江晓燕,刘伟东.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7(02)
[5]   城市设计暴雨和设计雨型的推求及应用 [J].
黄会明 ;
邓丽 ;
王立宏 ;
史凯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 (03) :35-37+40
[6]   暴雨选样与频率分布模型及其应用 [J].
邓培德 .
给水排水, 1996, (02) :5-9+2
[7]   暴雨选样采用年最大值法更实用 [J].
周黔生 .
给水排水, 1995, (06) :14-14
[8]  
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2006
[9]  
Stormwater hydrology. Kibler D. F.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s Water Resources Monograph 7 . 1982
[10]   北京局地降水中地形和边界层辐合线的作用 [J].
丁青兰 ;
王令 ;
卞素芬 .
气象科技, 2009, 37 (02) :152-15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