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高效输沙洪水调控指标研究

被引:13
作者
申冠卿
张原锋
张敏
机构
[1]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平衡输沙; 输沙水量; 高效输沙洪水; 调控指标; 水沙调控; 黄河下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22 [洪水];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81502 ;
摘要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沙条件,即随流量大小和含沙量高低而变化,含沙量越低则泥沙淤积比越小、单位输沙水量越大,反之,含沙量越高则泥沙淤积比越大、单位输沙水量越小。在黄河水少沙多、水资源日趋紧缺和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条件下,为兼顾河道少淤和减少输沙水量,可通过水库调度,优化水沙搭配、塑造高效输沙洪水。以黄河下游实测场次洪水为基础,建立洪水期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比与水沙因子间的响应关系,求得流量为4 000 m3/s时冲淤临界含沙量约为50 kg/m3;基于黄河下游河道洪水泥沙输移规律,以维持黄河下游河道基本不淤积为约束条件,分析单位输沙水量随含沙量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高效输沙洪水泥沙优化配置指标,即洪水流量为4 000 m3/s、河道淤积比为0~15%时,相应的高效输沙洪水含沙量配置区间为50~75 kg/m3。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健康黄河的内涵及其指标 [J].
刘晓燕 ;
张原峰 .
水利学报, 2006, (06) :649-654+661
[2]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水量及计算方法研究 [J].
申冠卿 ;
姜乃迁 ;
李勇 ;
尚红霞 ;
李小平 .
水科学进展, 2006, (03) :407-413
[3]   1986年以来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及河道演变分析 [J].
申冠卿 ;
张晓华 ;
李勇 ;
尚红霞 ;
潘贤娣 .
人民黄河, 2000, (09) :10-11+16
[4]   黄河下游输沙水量研究 [J].
岳德军,侯素珍,赵业安,潘贤娣 .
人民黄河, 1996, (08) :32-33+40+62
[5]  
黄河下游河道对洪水的响应机理与泥沙输移规律.[M].申冠卿; 尚红霞; 张原锋; 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6]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成因及治理对策.[M].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廖义伟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