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6
作者
朱俊生
葛蔓
庹国柱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4 ;
摘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能否建立并保持可持续发展,仅仅依靠需求动机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态度、财政能力、农民的意愿、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等多方面条件。结合北京市大兴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对上述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农村全面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机还不够成熟。从防范老年贫困风险的角度出发,对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提供最低收入保障,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目前大多数农业地区比较理性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J].
王凯 ;
雷丽 .
财经科学, 2001, (02) :95-98
[2]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的探讨 [J].
张俊良 .
经济体制改革, 2002, (06) :78-81
[3]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穆怀中主编, 2002
[4]   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的优势与不足 [J].
刘贵平 .
人口与经济, 1998, (02) :25-28
[5]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 [J].
王国军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 (01) :120-127
[6]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 [J].
田凯 .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6) :28-32
[7]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可行性探讨 [J].
王国军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02, (04)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