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盛夏高温气候特征和成因及预报

被引:15
作者
贺懿华
谌伟
李才媛
王丽
顾永刚
机构
[1]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最高温度;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灰色预测;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7.06.009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P456 [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0~2005年盛夏(7~8月)逐日武汉市最高温度、2002年和2003年6~8月T213格点风和垂直速度资料,分析了武汉盛夏高温的气候特征,研究了高温过程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特点。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60年代中期、70年代后期、90年代和2000~2005年为高温日数偏多的5个阶段。80年代高温日数偏少。对较大的时间尺度而言,强的高温集中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以及90年代后期至2005年。强高温过程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控制长江中下游,是造成高温及强高温过程的主要环流系统。选用ECMWF和T213温度和纬向风场预报产品,应用灰色预测方法建立了武汉市盛夏日最高温度预报模型,该模型试用于2003年和2006年盛夏高温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提供的高温定量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809 / 8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中下游夏季高温灾害机理及预测 [J].
张尚印 ;
张德宽 ;
徐祥德 ;
廖要明 ;
沈树勤 ;
尹东屏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6) :840-846
[2]   营口市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其预报 [J].
曲岩 ;
金巍 ;
王金星 .
气象科技, 2004, (06) :479-481
[3]   武汉市2003年盛夏异常高温特征分析 [J].
李才媛 ;
彭春华 ;
赵勤炳 ;
谢萍 ;
谌伟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79-382
[4]   灰色预测模型在长江上游流域面雨量预报中的应用 [J].
李才媛 ;
顾永刚 .
气象科技, 2003, (04) :223-225+230
[5]   灰色预测方法在制作3~5天中期温度预报中的应用 [J].
李才媛 ;
周筱兰 .
湖北气象, 2000, (02) :8-9
[6]   大气环流的正斜压流型特征与季风类型 [J].
朱乾根 ;
刘宣飞 .
气象学报, 2000, (02) :194-201
[7]   湖北省梅雨期分级降水预报试验 [J].
李才媛 .
气象, 1996, (01) :49-52
[8]   灰色动力模型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涂松柏 ;
李才媛 .
大气科学, 1990, (02) :188-192
[9]  
灰色预测与决策[M]. -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邓聚龙著, 1986
[10]  
灰色控制系统[M]. -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邓聚龙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