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的光周期与温度反应特性及其发育遗传规律

被引:2
作者
唐锡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
关键词
水稻; 不育基因; 恢复基因; 光周期现象; 温周期现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4 [植物发育]; Q949.714. [];
学科分类号
071008 ; 071001 ;
摘要
籼型光(温)敏不育稻均为温敏不育系,它们与粳型光敏不育稻结实的最适温度范围均较狭,两者的雄性细胞均较脆弱易受异常温度及长光为害,花药中有蛋白质组分不能转译,光敏不育性与感光性不能分开;光敏不育性的遗传是由2对独立的隐性不育基因控制,与其对应的2对恢复基因在粳稻、籼稻和爪哇稻中普遍存在,部分常规稻中原已存在1对隐性不育基因,农垦58S产生于农垦58一个基因位点的隐性光敏突变,控制农垦58S不育的2对隐性基因中来源于农垦58的1对即为与BT型水稻等位的不育基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粳型光敏感核不育两系杂交稻杂种优势及其利用附视频 [J].
邵游,唐锡华 .
上海农业学报, 1996, (03) :6-11
[2]   光敏核不育水稻存在BT型等位不育基因及其遗传关系的研究 [J].
邵游 ;
唐锡华 .
作物学报, 1996, (03) :335-339
[3]   温度对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花粉育性与花药蛋白质的影响 [J].
黄庆榴,唐锡华,茅剑蕾 .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01) :69-73
[4]   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寒丰S”选育成功并通过现场鉴定 [J].
唐锡华,邵游,黄庆榴,潘国桢 .
上海农业学报, 1995, (02) :12-12
[5]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提纯和原种生产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4, (06) :1-3
[6]   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7001s的光温反应特性与花粉育性转换及其过程中花药蛋白质的变化 [J].
黄庆榴 ;
唐锡华 ;
茅剑蕾 .
作物学报, 1994, (02) :156-160
[7]   光敏雄性不育水稻不育基因与其恢复基因 [J].
邵游 ;
唐锡华 ;
黄庆榴 ;
潘国桢 .
上海农业学报, 1993, (03) :22-29
[8]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I.生态雄性不育小麦的发现、培育及其利用价值 [J].
何觉民 ;
戴君惕 ;
邹应斌 ;
周美兰 ;
张海清 ;
刘雄伦 .
湖南农业科学, 1992, (05) :1-3
[9]   选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2, (01) :1-4
[10]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 [J].
袁隆平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