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制度的功能及其异化——人民调解制度演变史

被引:12
作者
王丹丹
机构
[1] 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民调解; 制度; 功能; 发展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每一个法律制度,均有其核心功能,如果核心功能被淡化甚或发生异化,则这一法律制度将失去存在之价值。在1949年前后,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渊源于传统法律文化的调解制度,也不可避免地随之产生变化。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废《六法全书》后,发源于革命根据地的人民调解制度不但得以保留,而且以新的形式不断发展,并极大影响和塑造了新中国的司法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调解制度解纷减讼的核心功能,逐渐被政治宣传、动员和行政功能所取代。而调解核心功能的异化,最终导致了人民调解制度的衰落。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人民调处工作对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意义 [J].
王珉 .
法学研究, 1960, (02) :27-32
[2]  
中国的现代化[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GilbertRozman)主编, 2003
[3]  
人民调解资料选编[M]. 群众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编, 1980
[4]  
爱国公约和人民调处工作[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编, 1959
[5]  
人民司法工作在跃进[M]. 法律出版社 , 最高人民法院, 1958
[6]  
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邓小平著,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