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负所得税原理改革我国低保制度的现实性分析

被引:5
作者
易艳玲 [1 ]
蒲晓红 [2 ]
机构
[1] 毕节学院
[2]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低保制度; 负所得税; 差额补贴; 效率; 公平;
D O I
10.19374/j.cnki.14-1145/f.2008.07.015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404 ;
摘要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都提倡用负所得税原理来改革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文章认为,负所得税制度由于在实践上并不成熟、对劳动供给的激励作用不确定、其本身也存在不统一、不稳定等原因,并不像其表面显示的那样有吸引力。而且,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现阶段也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阻碍和困难,用负所得税原理改革我国低保制度并不可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122+173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用负所得税改造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J].
王喆 ;
李航星 .
统计与决策, 2006, (06) :47-49
[2]   对利于援助弱势群体的负所得税制构想 [J].
姚君 ;
郭巧玲 ;
田杰棠 .
涉外税务, 2002, (07) :17-21
[3]   负所得税制度评析 [J].
郝春虹 .
经济经纬, 2001, (05) :72-75
[4]  
(美)弗里德曼著,高榕,范恒山译.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