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降低功能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芦燕玲
于利群
潘玮琦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健康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健康管理对功能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做体检的一个功能社区共208名, 随机分为对照组(n=104)和健康管理组(n=104), 于入组当时和研究结束后分别测量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 并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对照组给以体检及问卷评估结果和建议, 管理组应用签约式健康管理模式。随访1年观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1年时间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组研究后的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危险因素个数、对个人健康状况的满意率、人均年请病假天数、日均蔬菜摄入量、日均体力活动时间、血压等指标均较研究前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管理组研究后的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危险因素个数、年请病假天数[(0.8±0.4)、172, 118 d(人均1.13 d)]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1.3±0.5)、283, 264 d, (人均2.54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管理组研究后的对个人健康状况的满意度、蔬菜日均摄入量、日均体力活动时间[83.7%(87/104), 520.5 g, 1.2 h]显著改善于同期对照组[52.9%(55/104), 348.3 g, 0.3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签约式健康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功能社区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Arteri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venous thrombosis: 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study (the HUNT 2) [J].
Quist-Paulsen, Petter ;
Naess, Inger Anne ;
Cannegieter, Suzanne C. ;
Romundstad, Pal R. ;
Christiansen, Sverre C. ;
Rosendaal, Frits R. ;
Hammerstrom, Jens .
HAEMATOLOGICA-THE HEMATOLOGY JOURNAL, 2010, 95 (01) :119-125
[2]   医院应承担起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的社会责任 [J].
周生来 .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1, 5 (03)
[3]   美国健康管理模式对我国健康管理的启示 [J].
张晓燕 ;
唐世琪 ;
梁倩君 .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0, 4 (05) :315-317
[4]   中国35~6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J].
王薇 ;
赵冬 ;
刘静 ;
孙佳艺 ;
吴桂贤 ;
曾哲淳 ;
刘军 ;
秦兰萍 ;
吴兆苏 .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10)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