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壤地区种植龙须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黄宇
王华
冯宗炜
邹冬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长沙,北京,长沙
关键词
龙须草; 土壤质量;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红壤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对 1 0年生龙须草地与自然野生草地和柑橘地 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 ,对土壤的化学性状、物理性状、生物学性状以及植株生长的小气候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1 0年生龙须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生物学性状和草地小气候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还表明 ,土壤微生物数量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有规律的动态变化 ,夏季最高 ,冬季最低 ,春、秋两季处于中间 ,而且龙须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性波动不如自然野生草地的波动大 ;龙须草地四种土壤酶的活性均比自然野生草地的高。从土地持续利用的角度考虑 ,再加上龙须草自身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 ,在中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龙须草是一种较好的土地利用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599 / 26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The role of tree leaf mulch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on turfgrass soil quality [J].
Acosta-Martínez, V ;
Reicher, Z ;
Bischoff, M ;
Turco, RF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99, 29 (01) :55-61
[2]  
Microbi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in two arable soils after long-term sludge amendments[J] . M. Johansson,B. Stenberg,L. Torstensson. &nbsp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1999 (1-2)
[3]   THE USE OF MICROBIAL PARAMETERS IN MONITORING SOIL POLLUTION BY HEAVY-METALS [J].
BROOKES, PC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95, 19 (04) :269-279
[4]   REGULATION OF UREASE PRODUCTION IN SOIL BY MICROBIAL ASSIMILATION OF NITROGEN [J].
MCCARTY, GW ;
SHOGREN, DR ;
BREMNER, JM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92, 12 (04) :261-264
[5]   南方地区荒坡山地种植龙须草的生态效益研究 [J].
邹冬生 ;
黄宇 ;
王华 ;
段文军 ;
朱战强 ;
周尧治 ;
喻夜兰 .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4) :15-18
[6]   低丘侵蚀红壤复垦后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J].
柳云龙 ;
吕军 ;
王人潮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64-67
[7]   龙须草叶片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研究 [J].
邹冬生 ;
王凤翱 ;
阳树英 ;
胡颂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3) :484-488
[8]   论龙须草的开发价值及在我国的利用现状与展望 [J].
王清锋 .
自然资源学报, 1993, (04) :307-313
[9]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
[10]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