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网生态场中玉米主要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常杰
陈杰
王文章
葛滢
机构
[1] 杭州大学生物系
[2] 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林网生态场; 产量性状; 质量性状; 玉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试用生态场的思想,对林网中玉米(Zeamays)的主要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与生态场内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林网生态场对玉米产量性状、质量性状的影响因各因子的场量和玉米的生育阶段而异。开花期前较高的温度、开花期后较低的地温、最热季节不过高的温度,以及整个生长季中较高的空气湿度是提高玉米生物学产量,穗产量、籽粒产量以及籽粒中粗蛋白积累量必要的生态条件。玉米籽粒中粗脂肪含量主要受乳熟期以前生态场的影响,龙其在穗分化、形成期需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地面温度。淀粉含量受生态场的影响较小,所需生态条件是拔节一蜡熟期较低的地温。总之,各时期生态场的性质均可在玉米最终的产量和质量性状中反映出来。
引用
收藏
页码:316 / 3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玉米不同生育期耐冷性研究
    肖永瑚
    [J]. 作物学报, 1984, (01) : 41 - 49
  • [2] 玉米生理[M]. 农业出版社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编著, 1987
  • [3] 植物生理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德]拉夏埃尔(W·Larcher) 著, 1980
  • [4] 普通物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程守洙,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