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变化及植被建设途径分析

被引:20
作者
李玲芬 [1 ]
延军平 [1 ]
刘冬梅 [2 ]
陈锋 [1 ]
丁金梅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西京学院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空间分异; 区域尺度; 过渡区;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9.01.022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黄土高原中北部丘陵沟壑区至风沙滩区这一特殊的过渡区域为例,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异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区植被恢复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具有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受控于降水的地带性格局,越向干旱地区,土壤含水量越不稳定;(2)不同植被类型下,草地土壤含水量较高,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上升趋势;林地含水量较低,随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土壤干层广泛发育。草地水分的变异程度小于林地,其土壤水分较为稳定;(3)榆林样点位于古湖盆滩地的环境条件下,其土壤含水量较高,超过了半湿润地区的土壤含水量。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生态恢复过程中,大面积进行植树造林是不可取的,应以草地建设为主,在某些特殊的古湖盆地质条件下,可进行部分植树造林。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27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秦岭南北环境响应程度比较.[M].延军平等著;.科学出版社.2006,
[2]  
干旱半干旱区沙地灌 ( 乔 ) 木种水分动态关系及其应用.[M].韩德儒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Soil water dynamics and vegetation patterns in a semiarid grassland [J].
Singh, JS ;
Milchunas, DG ;
Lauenroth, WK .
PLANT ECOLOGY, 1998, 134 (01) :77-89
[4]   土壤水分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J].
张北赢 ;
徐学选 ;
李贵玉 ;
白晓华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2) :122-129
[5]   黑河中游绿洲及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异研究 [J].
张勃 ;
张华 ;
张凯 ;
张明军 ;
林清 ;
鲁安新 ;
郭正刚 .
地理研究, 2007, (02) :321-327
[6]   陕北黄土高原降水的变化趋势分析 [J].
刘引鸽 .
干旱区研究, 2007, (01) :49-55
[7]   西安高陵人工林土壤干层与含水量季节变化研究 [J].
杜娟 ;
赵景波 .
地理科学, 2007, (01) :98-103
[8]   黄土高原退耕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J].
胡伟 ;
邵明安 ;
王全九 .
水科学进展, 2006, (01) :74-81
[9]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与林草布局的关系 [J].
胡良军 ;
邵明安 ;
杨文治 .
草业学报, 2004, (06) :14-20
[10]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中的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J].
马祥华 ;
白文娟 ;
焦菊英 ;
焦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5)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