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生品及炮制品抗氧化活性

被引:11
作者
张伟
尹震花
彭涛
康文艺
机构
[1] 黄河科技学院
关键词
补骨脂; 抗氧化活性; 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 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FRA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筛选补骨脂生品及5种炮制品(雷公法制补骨脂、炒盐补骨脂、酒炒补骨脂、炒补骨脂和盐蒸补骨脂)各石油醚(PE)部位、乙酸乙酯(EA)部位和正丁醇(BU)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利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和[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以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ferric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 assay,FRAP)3种方法对补骨脂生品及炮制品各部位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雷公法补骨脂、炒盐补骨脂、酒炒补骨脂和炒补骨脂各PE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分别为97.1,97.7,99.9和95.7 mg.L-1)均低于补骨脂生品PE部位(IC50=77.3 mg.L-1);补骨脂生品PE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1.8 mg.L-1)强于阳性对照BHT(IC50=2.3 mg.L-1),酒炒补骨脂和盐蒸补骨脂BU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为5.8 mg.L-1和5.1 mg.L-1)均高于补骨脂生品正丁醇部位(IC50=6.8 mg.L-1);5种补骨脂炮制品各部位还原Fe3+的能力均比补骨脂生品各部位低。结论:补骨脂生品及炮制品各部位显示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且不同炮制方法抗氧化活性差距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金铁锁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袁琳 ;
马银海 ;
尹震花 ;
王微 ;
顾雪竹 ;
康文艺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06) :109-112
[2]   三白草体外抗氧化活性 [J].
尹震花 ;
顾雪竹 ;
张一冰 ;
王佳佳 ;
康文艺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04) :99-102
[3]   不同采摘期连翘叶中总黄酮、总酚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 [J].
王燕 ;
王儒彬 ;
孙磊 ;
王本华 ;
丁月新 ;
许丽琴 ;
田粟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16) :109-112
[4]   补骨脂抗氧化活性指纹图谱研究 [J].
常艳旭 ;
朱子微 ;
李晋 ;
张秋红 ;
康立源 ;
张伯礼 .
天津中医药, 2011, 28 (02) :158-160
[5]   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ABTS)法测定江南星蕨的抗氧化活性 [J].
李培源 ;
霍丽妮 ;
苏炜 ;
卢汝梅 ;
邓超澄 ;
吕友国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01) :162-164
[6]   补骨脂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J].
郭晏华 ;
罗志冬 ;
贾天柱 .
中药材, 2006, (11) :1142-1144
[7]   补骨脂的药理活性及其开发利用 [J].
郭秀芝 ;
刘卫萍 ;
杨杰 .
中医药学报, 2005, (05) :56-57
[8]   补骨脂对猪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J].
郭江宁 ;
翁新楚 ;
吴侯 ;
毕开顺 .
中国油脂, 2004, (03) :40-41
[9]   补骨脂古今主要炮制品药理作用的比较 [J].
姚祥珍 ;
沈鸿 ;
富杭育 .
中国中药杂志, 1996, (09) :27-29
[10]   中药补骨脂炮制沿革的研究 [J].
姚三桃 ;
杨滨 .
基层中药杂志, 1996, (01)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