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河南吴城晚始新世的植物化石及其在植物学、古气候学上的意义
被引:6
作者
:
刘永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刘永安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宸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来源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
1978年
/ 01期
关键词
:
始新世;
地质时代;
第三纪;
核桃园组;
盆地;
地质构造;
印痕化石;
吴城;
五里堆;
帕里;
植物化石;
老第三纪;
早第三纪;
图版;
植物学;
河南;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报道了从河南省桐柏县吴城盆地五里堆组采到的植物印痕化石,其中以旱生性形态的帕里宾属(Palibinia)和小叶的多种豆科植物占优势。描述并讨论了一个新种。根据该植物群的组合特征,确定五里堆组的地质时代为晚始新世。该植物群的生物学特性,指示桐柏吴城盆地一带当时为一干旱而炎热的气候区。这些植物化石的发现,在地质学、植物学和古气候的探讨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1973年,我们对河南吴城盆地钻孔中的岩芯和露头中的植物化石进行了采集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93 +93-94
页数:9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