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西藏高原特大暴雪成因分析

被引:49
作者
康志明 [1 ]
罗金秀 [2 ]
郭文华 [1 ]
杨克明 [1 ]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2]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
关键词
特大暴雪; 诊断分析; 垂直环流; 螺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的每6小时分析等资料,对2005年10月西藏高原特大暴雪(115.3mm)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西藏高原特定地形的作用下,山脊坡引起中低层气流下沉,抬升上升气流与高层冷空气形成不稳定大气层结、高层强辐散的抽吸效应对特大暴雪发生起了重要作用;特大暴雪的水汽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主要以两条通道输入西藏高原上空;高原上空Z-螺旋度"下正上负"垂直结构和湿位涡异常区均与强暴雪有密切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青藏高原隆升对春、夏季亚洲大气环流的影响
    梁潇云
    刘屹岷
    吴国雄
    [J]. 高原气象, 2005, (06) : 837 - 845
  • [2]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周长艳
    李跃清
    李薇
    陈隆勋
    [J]. 高原气象, 2005, (06) : 880 - 888
  • [3] 西藏地区汛期雨型划分与全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马艳鲜
    何晓红
    [J]. 气象, 2005, (12) : 28 - 31
  • [4] 强暴雨系统中湿位涡异常的诊断分析
    高守亭
    雷霆
    周玉淑
    董敏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6) : 662 - 670
  • [5] “97.12”高原暴雪过程中尺度热量和水汽收支诊断
    刘建军
    程麟生
    [J]. 气象, 2002, (06) : 16 - 22
  • [6] 我国西部高原大气边界层中的对流活动
    陈陟
    周明煜
    钱粉兰
    李诗明
    苏立荣
    徐祥德
    陈联寿
    王继志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2) : 142 - 155
  • [7] 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大雪过程的湿位涡分析
    董安祥
    罗琦
    周陆生
    [J]. 甘肃科学学报, 2001, (03) : 43 - 46
  • [8] “96.1”高原暴雪过程横波型不稳定的数值研究
    王文
    程麟生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0, (04) : 392 - 399
  • [9] 西藏高原雪灾中期成因研究
    普布卓玛
    [J]. 西藏科技, 2000, (03) : 58 - 64
  • [10] 青藏高原隆升影响夏季大气环流的敏感性试验
    钱云,钱永甫
    [J]. 气象学报, 1996, (04) : 474 -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