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智能传播:从“互联网”到“人联网”

被引:46
作者
陈昌凤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人联网; 智能传播; 媒介价值观; 赛博格; 未来传播;
D O 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3.00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当代互联网的"史前史"表明,互联网的技术模型与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息息相关,与其将互联网革命看作是技术引发的社会革命,不如将其看作是一种根植于社会环境的历史延续。由于社会语境在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未来的传播形态将更加突出"人"的因素,可以称其为"人联网"和智能传播。从技术路线、产业发展和政策管理三个层面而言,社会文化和用户场景、资本逻辑和产消关系、国家主权和法律框架对信息技术的形塑方向分别为软件化、中心化、主权化。在智能传播生态下,也可能会导致信息、社会和"人"等不同方面的价值偏向,这是目前不得不思虑的重要伦理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凯鹏华盈网站, http://www.kpcb.com/internet-trends .
[3]  
为什么创造互联网的是美国人,而不是苏联人? .2 方可成. 南方周末网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496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