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学:结构框架与理论基础

被引:20
作者
刘士林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都市文化学; 结构框架; 理论基础;
D O I
10.13852/j.cnki.jshnu.2007.03.002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在学科框架的层面上,都市文化学的基本结构要素主要有五项:一是“都市”,这是都市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必须依托的“物质条件”或“社会基础”;二是“都市文化”,在其最高环节上,都市文化即当代国际化大都市特有的文化模式;三是“都市文化生产与消费模式”,这是都市文化在当代世界中的典范形态与集中表现;四是“都市文学艺术”,这是都市文化生产与消费过程最直接、最重要的感性表现形态;五是“都市社会”,这属于“外部研究”,是理论解释、批判现实的自然延展。在方法论上讲,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为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一种总体性的方法论。在价值理念上,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的个人”理论是研究都市文化最重要的哲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都市化进程论 [J].
刘士林 .
学术月刊, 2006, (12) :5-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