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土壤熟化过程中腐殖质性质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鑫
刘建新
雷蕊霞
来永福
杨建霞
张希彪
机构
[1]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苜蓿; 腐殖质; 胡敏酸; 色调系数; 相对色度;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8.02.031
中图分类号
S158.1 [土壤熟化和退化];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综合研究了陇东黄土高原黄绵土不同苜蓿种植年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形态及胡敏酸的光学特征等。结果表明,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黄绵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且品质得到改善,开垦地和撂荒地则相反。10~20a苜蓿地土壤表层至下层松/紧比有升高的规律,说明种植苜蓿主要对20—40cm土层肥力影响较大。胡敏酸的色调系数(△logK)和相对色度(RF)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苜蓿种植年限在5~15a间,土壤胡敏酸向着品质提高的方向演化,种植苜蓿时间过长则腐殖质品质下降,胡敏酸结构趋于老化,耕地撂荒胡敏酸品质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土壤有机质的化学[M]. 科学出版社[日]熊田恭一 著, 1984
[2]  
土壤肥力研究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严昶升主编, 1988
[3]  
甘肃庆阳土壤[M].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庆阳地区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1989
[4]  
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新动态[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张福锁等主编, 1995
[5]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6]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吴建国,徐德应著, 2004
[7]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形成和分解 [J].
文启孝 .
土壤, 1984, (04) :121-129
[8]   我国土壤有机质和有机肥料研究现状 [J].
文启孝 .
土壤学报, 1989, (03) :255-261
[9]   土壤腐殖质与土壤肥力的研究初报 [J].
王鹤桥 ;
迟凤琴 .
腐植酸, 1994, (01) :35-37
[10]   黑土有机培肥与腐殖质特性 [J].
窦森,徐冰,孙宏德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1)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