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发荧光光谱的浮游植物分类测量方法

被引:13
作者
王志刚 [1 ]
刘文清 [2 ]
张玉钧 [2 ]
司马伟昌 [2 ]
刘建国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激发荧光光谱; 活体荧光; 环境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发荧光光谱的浮游植物快速分类测量方法.根据激发荧光光谱特征将淡水浮游植物分成蓝色组、绿色组和褐色组3组.选用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脆杆藻分别作为蓝色组、绿色组和褐色组的代表,通过对标准纯种培养体和混合培养体的全波长激发荧光光谱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计算,得到混合培养体各组分的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脆杆藻浓度的误差分别为1.67%12.70%,0.91%12.70%,6.11%40.20%,平均误差为5.44%、6.44%和20.71%.使用带宽20,10,4nm的4波段(中心波长为440,480,520,610nm)代替全波长激发荧光光谱计算表明,3种藻类组分误差与全波长激发荧光光谱计算结果误差十分相似.20,10nm波段宽度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脆杆藻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57%、7.16%、20.52%和7.13%、7.42%、20.02%;4nm波段宽度的平均误差显著增大,分别为8.85%,13.07%,30.67%.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三维荧光光谱法分类测量水体浮游植物浓度 [J].
王志刚 ;
刘文清 ;
张玉钧 ;
殷高方 ;
刘建国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2) :136-141
[2]   浮游植物吸收光谱特征分析 [J].
张前前 ;
王磊 ;
类淑河 ;
祝陈坚 ;
王修林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 (09) :1676-1680
[3]   藻类的三维荧光光谱辨别及算法研究 [J].
吕洪刚 ;
张锡辉 ;
龚纯英 ;
李云放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5) :581-584
[4]   浮游植物活体三维荧光光谱分类判别方法研究 [J].
张前前 ;
类淑河 ;
王修林 ;
王磊 ;
于萍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4, (10) :1227-1229
[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002
[6]   Assessment of phytoplankton class abundance using absorption spectra and chemometrics [J].
Moberg, L ;
Karlberg, B ;
Sorensen, K ;
Källqvist, T .
TALANTA, 2002, 56 (01) :153-160
[7]   A fluorometric method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lgal populations in vivo and in situ [J].
Beutler, M ;
Wiltshire, KH ;
Meyer, B ;
Moldaenke, C ;
Lüring, C ;
Meyerhöfer, M ;
Hansen, UP ;
Dau, H .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2002, 72 (01) :39-53
[8]  
Delayed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spectroscopy: A rapid method f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natural population of phytoplankton[J] . Y.Z Yacobi,V Gerhardt,Y Gonen-Zurgil,A Sukenik.Water Research . 199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