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磷素利用效率的基因位点及其交互作用

被引:21
作者
曹卫东
贾继增
金继运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北京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小麦; 磷素利用效率; RFLP标记;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上位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小麦W7984和Opata85作亲本 ,通过一粒传而获得F7重组近交系 (RIL)群体。对该群体的 1 1 4个株系分别在正常供磷和低磷胁迫下探讨小麦地上部磷素利用效率 (SPUE)和全株磷素利用效率 (WPUE) ;并根据该群体而构建的遗传图谱包括覆盖整个染色体组的 91 8个RFLP标记 ,研究 2种供磷情况下小麦磷素利用效率的基因位点及基因间互作。结果表明 ,正常供磷 ,有 2个与SPUE有关的QTL ,分别位于染色体 1B和 5A上 ,变异解释率分别为 6 55 %和 1 1 61 % ;与WPUE有关的QTL有位于染色体 2B、5A和 7A上的 3个 ;SPUE和WPUE还分别受一对互作位点的影响。在磷胁迫下 ,有 3个QTL与SPUE有关 ,分别位于染色体 2D、3B和6D上 ,变异解释率分别为 1 4 2 %、7 73%和 6 58% ;与WPUE相关的 2个QTL分别位于染色体 2D、7A上 ,变异解释率分别为 1 8 0 1 %和 1 0 73 % ;SPUE受上位效应的影响。 7A染色体对于小麦的磷素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位于该染色体上的片段Xfba354 Xfba69在 2种供磷情况下都显著影响WPUE ,同时此片段在正常供磷下还与其它基因互作而影响WPUE。此外 ,5A染色体在正常供磷、2D染色体在低磷胁迫下分别对磷素利用效率 (PUE)有较强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定位复杂数量性状基因的方法 [J].
朱军 .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11-119
[2]   植物高效利用土壤难溶态磷研究动态及展望 [J].
王庆仁 ;
李继云 ;
李振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2) :107-116
[3]   应用分子标记研究水稻耐低钾胁迫数量性状位点 [J].
吴平 ;
倪俊健 ;
罗安程 ;
金戈 ;
陶勤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7, (03) :209-217
[4]   RFLP遗传标记与作物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J].
林鸿宣 ;
郑康乐 .
生物工程进展, 1993, (04) :37-40
[5]  
植物营养遗传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严小龙,张福锁著, 1997
[6]  
Mapping QTLs with epistatic effects an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by mixed linear model approaches[J] . D. L. Wang,J. Zhu,Z. K. L. Li,A. H. Paterson.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7-8)
[7]   GENETIC-ANALYSIS OF TOLERANCE TO LOW-PHOSPHORUS STRESS IN MAIZE USING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S [J].
REITER, RS ;
COORS, JG ;
SUSSMAN, MR ;
GABELMAN, WH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1, 82 (05) :561-568
[8]  
Intraspecific differences in growth of beans at stress levels of phosphorous. Whitaker G P, Gerloff G C, Gabelman W H, Lindgren 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 1976
[9]  
Heritability of efficiency in P utilization in beans ( Phaseolus nulgaris L. ) grown under phosphorous stress. Fawole I, Gabelman W H, Gerloff G C.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