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38
作者
吕芳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观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前途,对北京部分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较高,对于共同体的内涵却认识不清;文化认同依然是维系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已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向心力构成挑战,政治法律共同体的建设相对滞后。基于此,我们应该强调各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重视指向未来的公共价值的建构,发展的重点应该及时从经济增长转向制度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想象的共同体.[M].(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著;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2] 失衡的承诺.[M].(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周端译;.东方出版社.2005,
  • [3]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
  • [4] 认同的力量.[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 [5] 包容他者.[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6]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 [7]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费孝通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 [8] 与中国共处.[M].(美)埃兹拉·沃格尔(EzraF.Vogel)主编;田斌译;.新华出版社.1998,
  • [9] 现代国家认同与国家权力合法性分析——兼与徐勇教授商榷
    张健一
    [J]. 东南学术, 2008, (02) : 156 - 163
  • [10] 文化认同的困境──9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反西化思潮
    许纪霖
    [J]. 战略与管理, 1996, (05) : 100 -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