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前“一”的体貌地位及其语法化

被引:22
作者
陈前瑞 [1 ]
王继红 [2 ]
机构
[1]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2]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关键词
“一”; 完成体; 完整体; 语法化; 类型学;
D O I
10.13724/j.cnki.ctiw.2006.03.018
中图分类号
H146.2 [词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讨论动词前"一"的两种用法:1)非结句的"胡琴儿一响,该他唱啦";2)结句的"我打开门,见是他,不由得一愣"。前者的"一"是完成体(perfect)用法,不仅表示事件的紧促发生,还表示该事件预示着达到某种结果或状态,即具有现时相关性,在语篇中主要表示背景性动作。后者的"一"是完整体(perfective)用法,仅表事件紧促发生,在语篇中表示前景性动作。前者见于《孟子》《庄子》,后者见于《金瓶梅》,二者之间的语法化联系与类型学中完成体发展为完整体的路径是一致的。"一"作为完成体标记的词汇源头具有类型学的特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5+2 +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一·V”构成的不完全句 [J].
吴春仙 .
世界汉语教学, 2001, (03) :46-52
[3]   用“一…就(便)…”关联的句子 [J].
施关淦 .
汉语学习, 1985, (05) :18-22
[4]   论时态副词“一” [J].
汪化云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1) :58-61
[5]  
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 陈前瑞.华中师范大学. 2003
[6]  
王朔文集[M].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王朔著, 2002
[7]  
汉语量范畴研究[M].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李宇明著, 2000
[8]  
史记[M]. - 中华书局 , (汉)司马迁撰, 1997
[9]  
春秋左传注[M]. - 中华书局 , 杨伯峻编著, 1990
[10]  
朱子语类[M]. - 中华书局 , (宋)黎靖德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