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优质水稻应用公式计算合理基本苗数量

被引:4
作者
杨海生
张洪程
杨连群
张士永
戴其根
机构
[1] 杨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2]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3] 杨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江苏扬州
[4] 江苏扬州
[5] 山东济宁
关键词
水稻; 基本苗; 产量形成;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运用水稻叶龄模式群体基本苗计算公式 ,对黄淮地区优质水稻圣稻 30 1的群体密度与产量形成及品质关系进行的分析表明 :依照公式计算的标准密度群体不仅在产量形成、个群体生产力、生长动态及抗倒伏性能等方面均表现了较好的综合优势 ,同时在米质性状上也保持较好的协调关系 ,由此初步明确与公式运用相关的参数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与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相适应的公式运用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本苗公式中几个参数的论证〔J〕. 江苏叶龄模式研究协作组. 江苏农学院学报 . 1985
[2]  
水稻生育进程叶龄模式及其应用〔J〕. 凌启鸿,苏祖芳,张洪程等. 江苏农学院学报专刊 . 1984
[3]  
作物群体质量. 凌启鸿.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4]  
稻作新理论[M]. 科学出版社 , 凌启鸿等著, 1994
[5]  
水稻叶龄模式的应用与发展. 罗永潘,马继发,苏祖芳等. 江苏科技出版社 . 1992
[6]   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 [J].
凌启鸿 ;
苏祖芳 ;
张洪程 ;
蔡建中 ;
何杰升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1) :9-18
[7]   根据主茎叶龄计算稻麦理论分蘖数的公式 [J].
莫惠栋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3, (02) :33-36
[8]   关于稻麦理论分蘖数计算公式的一些补充 [J].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2, (04) :312-316
[9]   水稻群体茎蘖消长模型及群体分类研究 [J].
王夫玉 ;
黄丕生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1)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