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田鼠种群繁殖特征研究

被引:11
作者
刘志龙
孙儒泳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生态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生态研究室,
关键词
布氏四鼠; 同龄群组; 平均胎仔数; 越冬鼠; 当年生鼠;
D O I
10.16829/j.slxb.1993.02.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越冬田鼠每年可繁殖3胎,第1胎幼仔生于4月下旬到6月上旬,第2胎幼仔生于5月中旬到7月上旬,第3胎幼仔生于6月中旬到7月下旬。种群上升年份(1987)各胎幼仔出生高峰比1988年的提前10天左右。1987年越冬鼠第1胎集中,如4月下半月,1987年怀孕率为100%,而1988年只有44.44%。6月上半月以前越冬鼠为种群繁殖的主体,而后被当年生鼠所取代。从4月下半月到9月上半月共出生4批同龄群。K1 和K2 组生长发育旺盛,当年就参加种群繁殖,可怀孕1—3胎。K3组生长发育较慢,当年并不性成熟,越冬后性成熟成为种群越冬鼠的主体。K4出生晚,数量少,很少能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季而成为种群的无用或潜在的繁殖力量。本文还发现越冬鼠的平均胎仔数显著高于当年鼠;种群上升年份越冬鼠平均胎仔数高于种群下降年份,而当年生鼠的平均胎仔数年度间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布氏田鼠种群生态研究 [J].
武晓东 .
兽类学报, 1990, (01) :54-59
[2]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季节动态与鼠洞的关系 [J].
房继明 ;
孙儒泳 .
兽类学报, 1989, (03) :202-209
[3]   布氏田鼠种群繁殖的研究 [J].
张洁 ;
钟文勤 .
动物学报, 1979, (03) :250-259
[4]   呼伦贝尔草原有关布氏田鼠防治方面的某些生物学研究 [J].
罗泽珣 ;
郝守身 ;
梁志安 ;
牛德芳 ;
曹洪昌 .
动物学报, 1975, (01) :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