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8 条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氮的研究进展
被引:14
作者:
谢腾芳
[1
,2
]
薛立
[1
]
王相娥
[1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2] 《广东园林》编辑部
来源:
关键词:
大气;
植物;
土壤;
氮循环;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274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氮素是植物最需要的重要养分元素之一。近年来,土壤-植物-大气这一连续体系(SPAC)中的氮循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大气中的氮素可以通过生物固定和N沉降等作用进入土壤和植物内,同时土壤和植物内的氮素又会以氨挥发和氮氧化物等方式排放到大气中。氮素通过生物固持和植物吸收等方式进入植物体内,植物器官脱落使植物损失一部分的氮素,另外雨水的淋洗和植物溢出液也会造成植物的N损失。植物氮素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和分布随着生长时期和各营养器官而有所不同。另外,植物吸收氮素的过程又受到大气状况和土壤状况的制约。土壤中氮素经过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进行转化,一部分把氮素转化成植物能吸收的营养形态,另一部分则从土壤中损失。凋落物的分解和N沉降能补充土壤中的氮素,而植物吸收、微生物固持、水文流失和N溢出等方式使氮素从土壤中损失出去。另外,凋落物的分解和根际土壤、CO2浓度和臭氧对氮素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N污染、N沉降、碳氮循环的耦合作用是今后研究的热点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107 / 211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