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生活视界的理性支点

被引:7
作者
宁莉娜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
逻辑; 理性支点; 生活视界;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2.10.007
中图分类号
B812 [形式逻辑(名学、辩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4 ; 010105 ;
摘要
逻辑是人类以推理、论证的方式追问生活理想及人的存在方式的产物。它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更是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理性支点。古希腊所孕育的逻辑思想,以分析、解释、推断、论证的方法,唤醒理性自觉,求证人生价值;通过构建城邦有序生活的言说方式,凸显智慧的生活和理智的生命,以体现人类幸福的内在自由特征。近代英国逻辑学家穆勒,将人的自由与全面幸福作为其逻辑思想的价值目标,关注逻辑与人的生存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引发严复向中国人译介并传播穆勒逻辑观,为中国近代文化重构带来新的思想资源、新的思维方式及新的文化意识。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公共生活中的对话、交往与共识。这有赖于公共意识的确立和对公共秩序的信守,需要富有说服力的论证来澄明思想、达成愿景。逻辑的生活视界表现为推理、论证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以自由自觉的方式展开,并内化为人类生活赖以遵从的理性规约及减少生存障碍的人文智慧。逻辑回归生活世界,在人类生存的理性辨析中有所担当,以此升华生活境界。这是逻辑精神与人类自由相契合的体现,也恰是逻辑发展的活力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The logic of John Stuart Mill.[J].Fred Wilson.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Logic.2008,
[2]  
逻辑的力量.[M].( ) 雷曼;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逻辑学导论.[M].(美) 柯匹; (美) 科恩;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道、自然与人.[M].金岳霖著;刘培育编;.三联书店.2005,
[5]  
逻辑哲学.[M].(英)苏珊·哈克(SusanHaack)著;罗毅译;.商务印书馆.2003,
[6]  
.[M].亚里士多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  
亚里士多德.[M].(美)加勒特·汤姆森(GarrettThomson);(美)马歇尔·米斯纳(MarshallMissner)著;张晓林译;.中华书局.2002,
[8]  
苏格拉底.[M].(美)霍普·梅(HopeMay)著;瞿旭彤译;.中华书局.2002,
[9]  
莱布尼茨.[M].(美)加勒特·汤姆森(GarrettThomson)著;李素霞;杨富斌译;.中华书局.2002,
[10]  
柏拉图.[M].(美)约翰·E.彼德曼(JohnE.Peterman)著;胡自信译;.中华书局.2002,